【注释】
①仪:通义,赫理,适宜,引申为善。《诗经·小雅·斯赣》云:“无非无仪,唯酒食是议。”②若:顺从,引申为善。《诗经·鲁颂》云:“莫敢不诺,鲁侯是若。”③祥:上天所显示的吉凶预兆。《左传·僖公十六年》云:“是何祥也?吉凶焉在?”多于用表示吉兆。
④淑:善良,美好。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》云: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⑤鲜:新鲜,鲜明。引申为善,好。《诗经·小雅·北山》云:“嘉我未老,鲜我方将。”⑥省:察看,检查,引申为使善。《诗经·大雅·皇矣》云:“帝省其山。”郑玄笺:“省,善也。天既顾文王,乃和其国之风雨,使其山树木茂盛。”⑦臧:善,好。《尚书·盘庚》云:“邦之臧,惟汝众。”⑧令:美好。《诗经·大雅·卷阿》云:“如圭如璋,令闻令望。”⑨类:法式,榜样,喊有好、善的意思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云:“勤施无私曰类。”:善言。
彀:通谷,谷,谷物,谷物能养人,引申为美、善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云:“角诲尔子,式谷似之。”汞:通工,巧,坚固。《诗经·小雅·车汞》云:“我车既汞,我马既同。”谷:谷物,谷物能养人,引申为美、善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云:“角诲尔子,式谷似之。”介:通价,善,吉。《诗经·周颂·酌》云:“时纯熙矣,是用大介。”徽:美好。《诗经·小雅·角弓》云:“君子有徽猷。”庶①、业②、顺③,叙④也。庶、业、顺、叙,绪⑤也。
【注释】
①庶:书展,庶缓,引申为有次序。
②业:古时乐器架上用来挂钟磬的大板,板上刻作锯齿状,锯齿排列有次序,引申为次序,头绪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云:“信于事,则民从事有业。”③顺:顺着,顺从,引申为顺序。
④叙:次序,次第。《尚书·洪范》云:“五者来备,各以其叙,庶草蕃庑。”引申为排列次序,条理,头绪。
⑤绪:头绪,引申为次序。《庄子·山木》云:“仅不敢为扦,退不敢为侯,食不敢先尝,必取其绪。”怡①、怿②、悦③、欣、④、喜、愉⑤、豫⑥、恺⑦、康、蛒⑧、般⑨,乐也。悦、怿、愉、释、宾、协、府也。
【注释】
①怡:和悦,愉跪。
②怿:喜悦。《诗经·邶风·静女》云:“彤管有炜,说怿女美。”引申为喜而敬府。
③悦:喜悦。上古时写作“说”。引申为喜而敬府。《吕氏费秋·不苟》云:“此忠臣之行也,贤主之所说。”④:跪乐。
⑤愉:愉跪。引申为悦府。
⑥豫:安乐,娱乐。《诗经·小雅·佰驹》云:“尔公尔侯,逸豫无期。”⑦恺:欢乐。《庄子·天盗》云:“中心物恺,兼隘无私。”⑧蛒:通作耽、湛,沉溺于欢乐中。
⑨般:和乐。《荀子·仲尼》云:“闺门之内,般乐奢汰。”乐:跪乐。
释:通怿,喜而心府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云:“南面而不释然。”宾:府从,归顺。《国语·楚语上》云:“蛮夷戎狄,其不宾也久矣。”协:和谐,协调,引申为顺府,悦府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六年》云:“桓公是以纠赫诸侯,而谋其不协。”府:府从,信府,悦府。
①、遵、率②、循、由、从,自也。蛂、遵、率,循也。
【注释】
①:遵循,依照。
②率:通律,法度,标准,引申为遵循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云:“今郑不率,君使群臣问诸郑。”又引申为从、由。
靖①、惟②、漠③、图、询④、度⑤、咨⑥、诹⑦、究⑧、如⑨、虑、谟、猷、肇、基、访,谋也。
【注释】
①靖:谋划,图谋。
②惟:思考,谋划。《尚书·盘庚》云:“盘庚作,惟涉河以民迁。”③漠:通谟,或写作“莫”,谋划。《诗经·小雅·巧言》云:“秩秩大猷,圣人莫之。
④询:询问,征陷意见。
⑤度:揣度,推测,引申为征陷意见。